内存管理子系统可能是linux内核中最为复杂的一个子系统,其支持的功能需求众多,如页面映射、页面分配、页面回收、页面交换、冷热页面、紧急页面、页面碎片管理、页面缓存、页面统计等,而且对性能也有很高的要求。本文从内存管理硬件架构、地址空间划分和内存管理软件架构三个方面入手,尝试对内存管理的软硬件架构做一些宏观上的分析总结。
内存管理硬件架构
因为内存管理是内核最为核心的一个功能,针对内存管理性能优化,除了软件优化,硬件架构也做了很多的优化设计。下图是一个目前主流处理器上的存储器层次结构设计方案。
从图中可以看出,重庆IT外包公司,对于读写内存,硬件设计了3条优化路径。
1)首先L1 cache支持虚拟地址寻址,保证CPU出来的虚拟地址(VA)不需要转换成物理地址(PA)就可以用来直接查找L1 cache,提高cache查找效率。当然用VA查找cache,有安全等缺陷,这需要CPU做一些特别的设计来进行弥补,具体可以阅读《计算机体系结构:量化研究方法》了解相关细节。
2)如果L1 cache没有命中,这就需要进行地址转换,把VA转换成PA。linux的内存映射管理是通过页表来实现的,但是页表是放在内存中的,如果每次地址转换过程都需要访问一次内存,其效率是十分低下的。这里CPU通过TLB硬件单元来加速地址转换。
3)获得PA后,在L2 cache中再查找缓存数据。L2 cache一般比L1 cache大一个数量级,其查找命中率也更高。如果命中获得数据,则可避免去访问内存,提高访问效率。
可见,为了优化内存访问效率,现代处理器引入多级cache、TLB等硬件模块(如下图是一款8核MIPS处理器硬件框图)。每个硬件模块内部还有大量的设计细节,这里不再深入,如有兴趣可以阅读《计算机体系结构:量化研究方法》等书籍进一步了解。
内存映射空间划分
根据不同的内存使用方式和使用场景需要,内核把内存映射地址空间划分成多个部分,每个划分空间都有自己的起止地址、分配接口和使用场景。下图是一个常见的32位地址空间划分结构。
不同的CPU体系架构在地址空间划分上不尽相同,但为了保证CPU体系差异对外部模块不可见,内存地址空间的分配接口的语义是一致的。
因为64位CPU一般都不需要高端内存(当然也可以支持),在地址空间划分上与32位CPU的差异较大,下图是一个MIPS64 CPU的内核地址空间划分图。
内存管理软件架构